發布時間: 2016年09月20日 09:48 最后更新時間: 2020年01月16日 14:01 作者: keruide 閱讀次數: loading
前天為中秋節假期最后一天,包先生抱著2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來到廣州麓湖兒童樂園的水上世界玩耍消暑,在游泳池里,包先生抱著兒子熟悉水性,誰知道一轉身,發現女兒已不見蹤影,然后到處瘋找,但是還是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包先生女兒被發現時已嘴唇發紫,肚子發脹,最后經過努力搶救還是不幸身亡。
我們在此對包先生的遭遇深表同情,但是如有經常關注新聞的人就會發現這則新聞感覺非常熟悉,是的,就在深圳寶安,兩個月前就發生了幾乎一模一樣性質的事故,當時也是家住寶安西鄉的一位家長帶著兩位正在休暑假的女兒去游泳池玩耍,也是在淺水區游完,后來其中一位女兒玩得起興想去深水區,那位家長為了阻止她而把小女兒獨自留著了水中,雖然他已叮囑小女兒一定要留著原地,雖然他離開的時間真的很短暫,但這一切都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最后小女兒也是跟上面包先生的女兒一樣在深水區溺亡的。
這兩件何成的相似,比較不同的是包先生事件發生在白天,而寶安家長的時間是發生在晚上,發生這樣的悲劇游泳池管理方面當然是存在問題的,而家長對游泳池管理方面的憤怒與質疑也能讓人理解,畢竟誰都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除了深深的自責外,內心也會總希望那是一場噩夢,希望能在這個噩夢當中找到發生事故的根源,能回到根源出把事故發生的端倪掐掉,奈何事實已不可更改。
必須客觀的說,以上發生的兩則事故,游泳池的管理有問題,而家長也同樣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很多家長在事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都是對預防事故表現得那么的不以為意,總以為厄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或者覺得即使發生什么不測,自己也完全有能力去處理好,誰能知道命運雖然不一定公平,但意外總是公平的,它會對毫無準備、好不在意意外的人來一個痛狠的打擊,來一場讓人一輩子都難忘的災難。
可能有些家長會辯解說我平時也是這樣帶孩子去游泳池游泳的啊,也不只帶一個啊,也沒見發生什么事故,好的很,是那些家長不懂得照顧而已。的確是有的家長做得很好,那是因為是他們把小孩帶到了兒童游泳池或嬰兒游泳池去游泳,兒童池的高度一般是0.6—1.2米,嬰兒游泳池的高度一般是0.3—0.6米,而標準的公眾泳池高度則是1.8—2.2米,這種泳池一般都是給成人游的,孩子該去什么游泳池游泳就去什么游泳池游,如果是嬰兒就去嬰兒游泳館,別自己覺得家長不適合在里面游泳不方便照顧孩子而把他(她)帶到了成人泳池,那時候就不僅僅是不方便照顧這么簡單了,而是生命都有可能因此而流逝。
好的家長會在帶孩子去游泳前考察一下游泳池,考察泳池有沒有資質,有沒有干凈的水質,有沒有配套的救生設施和救生人員,考察一下兒童泳池是獨立的泳池還是說跟成人泳池連在一起劃分了淺水區和深水區,如果小孩太小,只有幾歲的,建議就在獨立的兒童泳池里游泳,這也就不必擔心他(她)會游到過深的區域出現意外,像新聞報道的廣州家長和寶安家長就是因為帶女兒到了劃分淺水區和深水區的泳池里游泳而出現意外的,雖然理論上來說深水區和淺水區是應該有穩固的隔離讓人不可隨便越界的,但誰知道游泳池工作人員會不會一時工作疏忽沒把隔離區檢查好呢,一個疏忽,就是一條人命,意外就是這么毫不留情地降臨,而如果家長一開始就沒有大意不去這種游泳池,而是選擇去專屬的兒童泳池的話,意外就不會降臨了。
如果有的家長執意要帶孩子去這種劃分深淺水區的泳池游泳的話,那就請做好準備,一位家長照顧一個孩子,如果有兩個孩子的,建議就是父母同伴,不要一個家長照顧兩三個孩子,這是很危險的行為,你沒辦法像放牛一樣牽著孩子忘固定的方向走,一個孩子走丟了你要去找就會疏忽另外的孩子,這樣意外就有機可乘了,一兩分鐘就足以讓孩子游很遠的地方,別說你的孩子平時有多聽話,你叫他(她)站在原地就真的會站在原地,孩子畢竟不是機器,是有自主思想和好動的,而且這種家長也請看一下自己帶孩子去的是什么地方,如果孩子不會游泳,你轉身一兩分鐘就足以發生讓自己后悔一輩子的事情。
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夠重視游泳池安全的問題,不要再發生任何悲劇,保護孩子需得從家長自身做起。
本文版權為科瑞德消毒用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所有
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